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是心脏异常血流产生的异常声音,收缩期杂音发生在心跳“收缩”阶段(第一与第二心音之间),可能为功能性或病理性;舒张期杂音则出现在“舒张”阶段(第二心音与下一心跳之间),通常均为病理性,需警惕心脏瓣膜疾病。
-
收缩期杂音的感觉与特点
- 常见为吹风样或喷射样声音,强度从轻微(Ⅰ级)到极响(Ⅵ级)不等,部分健康人剧烈运动或发热时可能出现功能性杂音(柔和、短暂)。
- 病理性杂音(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伴随胸闷、乏力,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呼气时增强。
-
舒张期杂音的感觉与特点
- 多为低调、隆隆样(如二尖瓣狭窄)或叹气样(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持续时间较长,且均为病理性。
- 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二尖瓣狭窄)或心绞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及时就医。
-
如何初步区分两者
- 听诊位置:收缩期杂音常见于心尖部或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多见于二尖瓣区或肺动脉瓣区。
- 时间特征:收缩期杂音短促,与心跳“挤压”同步;舒张期杂音绵长,出现在“放松”阶段。
若发现心脏杂音,尤其是舒张期杂音或伴随症状,应尽早就诊明确病因。功能性杂音通常无害,但病理性杂音可能提示瓣膜病变等严重问题,需专业评估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