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聚集增强可选择复方丹参片、血栓心脉宁胶囊、消栓通络片等中成药,还能用丹参、三七、川芎等单味中药辅助,但这些药物多起到改善和调节作用,很难单纯依靠中药“根治”,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复方丹参片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其主要成分丹参、三七等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血栓心脉宁胶囊由桃仁、红花等组成,能益气活血、开窍止痛,可抗血小板聚集,多用于气虚血瘀导致的中风;消栓通络片含丹参、泽泻、三七等成分,能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有效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单味中药中,丹参是活血界的“老将”,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度,改善血液黏稠度,适合血瘀导致头晕、胸闷、血小板偏高者,搭配山楂效果更好,但孕妇、胃不好者慎用;三七含活性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像“交通警察”防止血栓形成,外伤出血、血小板偏高时可用,经期、感冒时停用;川芎含藁本内酯,能扩张血管、降低血脂,间接“稀释”血小板,适合高血脂、血小板偏高者,阴虚火旺者少用。
若血小板过高,中医经方可用血府逐瘀汤(由桃仁、当归、红花等组成,可活血祛瘀,但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补阳还五汤(由黄芪、赤芍、川芎等组成,能补气活血通络,无明显副作用)等,但需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论治。一些中药如丹参、赤芍、丹皮、桃仁、红花等,也可帮助降低血小板聚集,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增高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还有当归、白芍、熟地、黄芪、升麻等也可提升血小板数量,不过不同中药使用有注意事项,且需根据不同体质辨证使用。
血小板聚集增强情况复杂,中药可起到一定调理作用,但难以单纯依靠其根治,用药务必咨询专科医生确定合适剂量与方案,并定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