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水泻是一种急性严重腹泻,表现为短时间内大量水样便,多由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或病毒引起,常伴随脱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液并针对性治疗。
-
病因与类型
常见病因包括食用被污染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如隐孢子虫)等。旅行者腹泻也属于此类,多由产毒性大肠杆菌引发。 -
典型症状
主要特征为频繁水样便(每日可达10次以上),可能伴随腹痛、呕吐、发热。严重时会出现皮肤干燥、眼球凹陷等脱水表现,甚至休克。 -
紧急处理措施
- 补液优先:口服淡盐水或补液盐,防止脱水。
- 药物干预:轻症可用蒙脱石散、黄连素;细菌感染需诺氟沙星等抗生素(需医生指导)。
- 饮食调整:暂停油腻食物,选择米汤、粥等易消化流食。
-
何时就医
若腹泻持续超过2天、便中带血、高烧不退,或出现意识模糊等严重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静脉补液。
爆发性水泻虽常见,但不可轻视。预防的关键在于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旅行时注意水源安全。一旦发病,及时补液和合理用药是康复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