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弛缓症患者会感到吞咽困难、胸痛、食物反流,长期可能导致体重急剧下降和营养不良,严重时甚至引发并发症。
贲门弛缓症的核心问题是食管下括约肌无法正常松弛,食物如同被“卡住”在食管中难以进入胃部,导致吞咽固体或液体时反复受阻,仿佛被无形的力量阻挡。部分患者描述这种感觉像是“喉咙被掐住”或“食物在食管里打结”,尤其是进食冷食、辛辣食物或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持续的吞咽障碍会引发胸骨后疼痛,疼痛可能呈刺痛、灼烧感或闷胀,甚至在夜间因胃酸反流加剧。
由于食物滞留时间延长,患者常因反流呛咳或窒息惊醒,反流内容物可能携带未消化的食物或血液,导致咽喉异物感或持续咳嗽。长期进食减少使体重骤降,部分患者可在数月内暴瘦十余公斤,甚至引发维生素缺乏或免疫功能下降。若未及时治疗,食管可能因过度扩张而出现炎症、溃疡,甚至增加癌变风险。
诊断通常依赖胃镜、钡餐造影和食管测压,确诊后需尽早干预。虽然该病无法自愈,但通过药物、内镜下肉毒素注射或微创手术(如POEM术),多数患者可在术后1-3天内恢复经口进食。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饱及睡前进食是延缓病情的关键。若出现持续吞咽困难或体重异常下降,应第一时间就医筛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