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房内阻滞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房肌纤维化,通常由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引发。年龄增长、心肌炎后遗症、心房扩大也可能导致电信号传导异常,形成阻滞。
-
冠心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心房肌缺血,局部纤维组织增生,破坏正常电传导路径,引发不完全性房内阻滞。长期心肌缺血还可能合并心房结构重构。 -
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高血压使心房压力负荷增加,心肌代偿性肥厚,纤维化逐渐取代健康心肌细胞,电信号传导速度减慢或中断。 -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热反复发作可损伤心房内膜及肌层,形成瘢痕组织,尤其二尖瓣病变常合并左心房扩大,进一步干扰电活动。 -
年龄因素
老年人心房肌自然退行性变,胶原纤维沉积增多,传导系统退化,易出现无症状性阻滞。 -
其他原因
心肌炎康复后遗留的局灶性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右心房扩大,也可能改变心房电生理特性。
早期干预原发病可延缓病情进展,定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传导异常。若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