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翼样震颤是一种特殊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尤其是手腕和手指)不自主的快速摆动,类似鸟类翅膀扇动,常见于肝性脑病、代谢性疾病等严重病症,是神经系统受损的重要信号。
-
典型症状表现
患者平伸双臂或分开手指时,手腕和手指会突然屈曲后又迅速伸直,形成节律性、幅度不等的震颤(每秒3-6次),无法自主控制。震颤多对称出现于上肢或下肢,静止时减轻,激动或维持姿势时加重。 -
伴随症状
- 肝性脑病:黄疸、肝臭、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 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肌束震颤、定向障碍、呼吸异常;
- 肝豆状核变性:角膜色素环、吞咽困难、肌强直等。
-
临床意义与警示
扑翼样震颤多为严重疾病的体征,需紧急检查肝肾功能、血气分析或脑部影像,及时干预病因(如降血氨、纠正代谢紊乱)。
若发现类似症状,尤其是伴随意识障碍或基础疾病,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