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模糊是一种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患者会出现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言语不连贯、感知觉异常等表现。
意识模糊是一种介于嗜睡和昏睡之间的意识状态,患者虽然保留一定的觉醒度,但对外界反应迟钝,且持续刺激也无法恢复清醒思维。患者常表现为 注意力涣散,难以专注,比如无法完整听完一句话或理解复杂指令。同时出现 定向障碍,可能分不清日期、季节,甚至认不出熟悉的环境或亲友。言语表达中常 逻辑断裂,说话东拉西扯或词不达意,严重时只能发出无意义的音节。
患者的思维活动显著受损,表现为 推理困难,回答问题时可能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例如被问及姓名时反而描述天气。部分患者存在 错觉或幻觉,比如将窗帘误认为人物,或听到“有人在耳边说话”;还可能伴有情绪淡漠,对亲人无动于衷。躯体症状上,动作减少、眼神呆滞,触觉敏感度下降,但疼痛刺激仍可能引发肢体回避动作,与昏迷不同。
短暂性意识模糊可能由疲劳、低血糖或药物反应导致,而长期反复发作需警惕脑部器质性病变(如卒中、感染)或代谢紊乱(肝肾功能衰竭)。护理时需确保环境安全(移除危险物品)、维持营养供给,并通过耐心沟通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因认知错乱引发焦虑或躁动。出现持续意识模糊,应尽早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