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变,严重程度不同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它主要表现为肾间质中细胞及胶原成分的聚集增多,伴有肾小管萎缩和扩张变形、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以及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
病因
- 动脉性肾硬化:与其他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同,影响肾脏血流供应。
- 良性肾硬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和肾小球内高压导致肾小球损伤。
- 恶性肾硬化:血压急剧升高引起血管壁损伤。
- 感染:如肾盂肾炎,引发炎症反应损伤肾间质。
- 药物毒性:某些药物对肾间质产生毒性作用。
- 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肾间质。
- 梗阻性肾病:尿路梗阻导致肾间质压力升高。
- 高血压肾损害: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
检查与诊断
- 临床症状与体征: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腰痛、尿频、少尿、血尿及高血压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B超、CT和MRI可显示肾脏异常改变。
-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评估肾功能。
- 肾活检:诊断肾间质纤维化的金标准,可准确判断纤维化程度和类型。
治疗与预防
- 饮食调养:忌食辛辣及肥甘厚味,进低盐饮食,戒烟酒,多食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
- 生活起居:规律生活,适当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 辨证施护:心理疏导,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安排舒适环境。
- 针对病因治疗:如抗感染、调整免疫抑制剂等。
- 抗炎治疗:使用抗炎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 抗氧化治疗:通过抗氧化剂减少氧化应激。
- 免疫调节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抑制免疫反应。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于减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