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的病毒是诺如病毒,它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肠道病毒,具有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等特点,主要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尤其在冬季高发。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期。其环境抵抗力极强,可在物体表面存活长达两周,在水中存活超两个月,且能耐受0至60℃的温度及75%酒精、免洗洗手液等常规消毒方式。该病毒通过“吃、摸、喷、吸”等多种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污染食物、接触患者排泄物或呕吐物、吸入气溶胶等。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感染后多表现为呕吐,成人则以腹泻为主,症状可持续1至3天,但排毒期可能长达3周,少数患者会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
诺如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轻度脱水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脱水需及时就医输液。家中若有感染者,需立即清理呕吐物并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消毒,处理时须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对于婴幼儿、老人及基础病患者,需警惕脱水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建议密切观察尿量、皮肤弹性等体征变化。
诺如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关键在于切断传染链。日常需勤洗手,尤其在接触食物、如厕后使用流水和肥皂清洁20秒以上;避免生食贝类、未洗净蔬果,确保食物彻底煮熟;定期对高频接触的物品表面进行含氯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聚集性场所暴露风险。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及环境消毒,及时隔离患病学生。康复后48小时内仍可能传播病毒,患者需严格居家隔离并完成彻底消毒后再返岗复学。
诺如病毒虽全年散发,但冬季活跃度显著增高,其变异快、传播隐蔽的特性使其防控难度大。公众需持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掌握科学应对知识,方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遇到聚集性疫情时,应避免恐慌,遵循防疫指引科学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