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病在西藏被称为"黑黄水病",是一种藏医特有的血液疾病,因血液中出现黑色瘀滞物或发臭症状而得名,通常与气血瘀滞、脏腑失调相关,可能诱发皮肤苍白、乏力、呕血甚至高热等表现。
藏医的黑黄水病本质是培根与隆失调引发的寒症,属于黄水病的一种特殊类型。黄水病在藏医体系中是基础病理概念,指体内黄水(体液代谢物)失衡导致的疾病,根据寒热属性进一步分为黑白两类。黑黄水病因血液中杂质凝结、运行不畅形成,常伴有脏器功能异常和外部症状。现代诊断依赖血常规、骨髓检查等,传统治疗结合温阳活血中药(如十全大补汤加减)与外治法(如红花油外敷)。需注意与卟啉病(民间称"吸血鬼病")区分,后者以尿液晒后变红为典型特征,两者症状或有重叠但病因迥异。患者应注重保暖、忌寒凉饮食,并定期监测血象指标。
需警惕黑水病与其他血液疾病混淆,出现持续贫血或异常出血症状时应结合藏医辨证与现代医学检查综合判断,并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