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有北京、广西、内蒙古、甘肃4省份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通过项目整合、价格调控和报销比例优化,平均费用降幅达20%,职工医保报销比例最高达70%,显著减轻不孕不育家庭的经济负担。
-
政策覆盖与项目整合
国家医保局将原有37项辅助生殖类项目整合为12项,统一实行政府指导价,避免市场自主定价的混乱。例如内蒙古将取卵术、胚胎培养等8项核心项目纳入报销,门诊支付不设起付线,职工和居民医保分别报销70%和50%。 -
费用降低与报销限制
整合后辅助生殖项目价格平均下降20%,部分地区如甘肃、广西对报销次数设限(如每个项目限2次),但单周期自付费用可减少50%以上。北京参保者单周期自付金额从3万元降至4000-10000元。 -
地方差异与动态扩展
各地报销细则不同:北京16项全按甲类报销,江苏区分甲(报销80%)乙类(自付10%);上海对胚胎培养限3次/人。截至2025年,全国31省份均已落地该政策,累计惠及超100万人次。
辅助生殖入医保是生育支持政策的关键一步,未来需进一步平衡区域差异与基金可持续性,让更多家庭实现生育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