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实际仅需新增投入1600亿元,远低于某些专家宣称的数额。 全民医保不仅能提升国民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医疗负担,优化资源配置,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资源错配和既得利益群体的阻碍,亟需制度革新。
全民医保需新增的1600亿元预算,与国家现有支出结构相比微不足道。2024年国家医疗支出已超9万亿元,其中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现象,如高价进口药品采购、重复检查及医疗腐败等,仅三甲医院每年流失的药品回扣就达数千亿元。相比之下,奥运、世博等大型项目动辄耗资万亿,全民医保预算仅为这些项目的零头,完全在财政可承受范围内。
全民医保的经济可行性已被多国实践验证。全球已有190多个国家实施不同程度的免费医疗,古巴凭借低成本投入实现高水平医疗保障,家庭医生覆盖率高达100%。中国具备雄厚经济基础,军费开支是全民医保所需资金的30余倍,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即可覆盖成本。专家反对的核心在于现有医疗体系与免费医疗存在利益冲突,而非国家财力不足。
现行医保制度中的漏洞加剧了财政负担。居民为规避风险滥用商业百万医疗险,导致保险公司盈利模式依赖高保费与严苛免赔条款,实际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若通过免费医保实现基础保障,可使商业保险聚焦补充服务,降低整体医疗成本。遏制药品加成、规范检查项目等改革措施,有望释放万亿级资金空间。
总体而言,全民医保的推进需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破除既得利益桎梏。通过优化预算分配、强化监管问责、推广分级诊疗等举措,既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又能释放社会经济活力。当前正是深化医疗改革、重塑公共健康体系的关键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