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山西省医保政策迎来重大调整,新增“连续参保激励”“零报销激励”及“固定待遇等待期”机制,异地就医报销更加便捷,职工医保可代缴亲属费用。
从2025年起,山西省建立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激励机制,连续参保4年以上每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当年零报销次年也可增加3000元,累计上限8万元。断保后再参保则重新计算连续年限,但住院报销待遇不受影响。针对未在集中缴费期参保或断保人员,设置3个月固定等待期,每多断缴1年额外增加1个月,若补缴可逐月减少,但累计等待期不少于6个月。大学生可在学校参保,享受缴费当年至次年底待遇,新生儿出生当年不缴费,次年参保并自费部分享受财政补贴。连续参保2年以上的职工,中断缴费后补缴即可立即恢复权益,军人等群体退出原保障制度3个月内参保可追溯待遇。
异地就医方面,山西省内实现“无异地”,直接结算无比例限制;跨省转诊、急诊下调5%报销比例,非急诊跨省未备案则下调15%。居民医保门诊待遇更丰富,“两病”用药支付比例达60%,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种年度限额不同,普通门诊取消起付线,乡镇医疗机构报销比例55%。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全额报销,乙类药品及进口耗材执行10%-20%自付比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给配偶、父母、子女等8类亲属支付参保费及自付医疗费用,进一步缓解家庭负担。
新政策通过经济激励强化参保约束力,兼顾效率与公平。山西居民需留意集中缴费节点,避免待遇等待期延长,充分利用长期参保权益最大化医疗保障收益。及时参保、连续缴费、合规备案是享受优质医保服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