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病指定医院新规于2025年6月起实施,最大亮点是实现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门诊特殊疾病规定全面统一,包括病种、诊断标准和报销范围等,还优化了办理流程,提高就医效率,同时在政策细节、便民服务等方面有诸多变化。
优化特病医疗服务方面,由政府主导,市医保局和卫健委配合,优化相关政策,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提升幸福感。增加指定医院数量,从现有的两家增加到五家,在条件允许时可不设上限,只需就诊前将符合医保要求的医院加入特病患者指定名单。简化增加、变更指定医院流程,可通过电话、公众号、小程序、社保服务大厅等渠道操作。
设立纸质及电子特病卡,电子特病卡与电子医保卡相互关联、二卡合一,避免患者因没带纸质卡无法就医。开设网上问诊邮寄到家服务,符合医保要求的医院为“候鸟”、行动不便的特病患者增加该项服务,患者注册关联医保信息后同步病历,线上问诊、结算,药品邮寄到家。
加大对特病医保政策和办理流程的宣传力度,针对老年受众特点精准宣传,实体宣传渠道包括社保服务大厅、医保医院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有易拉宝展示、制作宣传册,且宣传册字高不小于5mm、重点加粗便于老人阅读;电子宣传采用视频或动画方式,并配上流程图。
此次2025年6月实施的新政,统一了职工居民医保门诊特病规定,涵盖病种、诊断标准、报销范围等,不仅简化办事流程,还提升医疗服务体验。门诊特殊疾病办理流程优化,实行自愿申请原则,参保人可在全市任意医保经办机构或指定医院申请,审核通过后即时录入系统并享受待遇,同时还调整了门急诊抢救费用报销,危重病人可及时获救且减轻经济负担。门诊特殊疾病目录包含两类共53个具体项目,参保者可按需选择。部分医院也有针对性的特病办理服务升级,像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新院区开通恶性肿瘤特病办理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