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制度的首次实施始于1998年,国家正式推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标志着中国医疗保障体系走向社会化与制度化。
中国医保体系的全面建设始于1998年,针对传统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制度的缺陷,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底前,全国范围内需基本完成该制度的落地,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缴费,建立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职工医保的强制缴费从1999年12月起执行,为后续制度扩展奠定基础。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试点推广,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参保,重点解决农村居民医疗风险。200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逐步覆盖城镇非就业群体。各地缴费时间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居民通常在每年5-6月缴纳次年费用,灵活就业人员则可独立参保职工医保。
参保年限直接影响待遇,如报销比例与范围,且医保费需长期连续缴纳。由于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各地不一,需关注地方最新通知。国家医保从无到有,通过多阶段改革完善,至今已成为世界最大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