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牙齿根据形状和功能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大类,每类牙齿在咀嚼和咬合中扮演不同角色。切牙负责切断食物,尖牙用于撕裂,前磨牙辅助研磨,磨牙则完成精细咀嚼,共同构成高效的口腔消化系统。
-
切牙(门齿)
位于口腔前部,呈铲形边缘锋利,上下各4颗(共8颗)。主要功能是切断食物,如咬苹果时使用的就是切牙。其薄而平的形态适合快速切割,是咀嚼的第一步。 -
尖牙(犬齿)
切牙两侧的锥形牙齿,上下各2颗(共4颗)。尖锐的牙尖能穿透和撕裂韧性食物(如肉类),在原始人类饮食中尤为重要。较长的牙根使其成为口腔中最稳固的牙齿。 -
前磨牙(双尖牙)
位于尖牙后方,上下共8颗。兼具尖牙和磨牙特性,表面有1-2个牙尖,功能是初步研磨食物。第一前磨牙常因位置问题易发生龋坏,需重点清洁。 -
磨牙(臼齿)
口腔最后方的大型牙齿,上下共12颗(含智齿)。宽大的咬合面带有沟壑,通过碾压动作完成食物精细研磨。第三磨牙(智齿)常因萌发空间不足需要拔除。
定期口腔检查可及时发现牙齿形态异常(如畸形中央尖等),早期干预能避免咀嚼功能受损。不同形状的牙齿协同工作,维持80%以上的咀嚼效率,保护好每颗牙齿对消化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