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一直出血通常由局部创伤、血凝块脱落或全身性疾病(如凝血障碍)引起,需根据出血类型(原发性/继发性)采取压迫止血、冷敷或及时就医等措施。
-
局部因素:牙龈撕裂、牙槽骨骨折或伤口感染可能导致持续出血。过早漱口、刷牙或吐出血块会破坏血凝块,引发继发性出血。咬紧纱布30分钟以上可帮助止血,若无效需缝合或清创处理。
-
全身因素:高血压、血液病(如白血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会干扰凝血功能。此类患者拔牙前应告知医生,术后需密切监测出血情况。
-
应急处理:轻微出血可通过冷敷面部收缩血管;大量出血或血块频繁脱落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填塞不洁物品。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热食,减少刺激。
拔牙后少量血丝属正常,但持续出血需警惕。遵循术后护理指导,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医生,确保伤口安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