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牙窝出现腐臭味即使刷牙漱口后仍存在,通常是由于食物残渣滞留、血凝块分解或早期感染引起的。这种现象在术后3-5天内较常见,但若伴随剧烈疼痛或肿胀需警惕干槽症。
-
常见原因分析
- 食物残渣堆积:牙窝凹陷处易卡住食物碎屑,普通漱口难以彻底清洁,腐败后产生异味。
- 血凝块自然分解:愈合过程中血凝块逐渐液化,可能散发轻微腥臭味,属正常现象。
- 细菌繁殖:口腔厌氧菌在创口繁殖会释放硫化物,形成腐蛋样气味,需加强消毒。
-
针对性处理措施
- 冲牙器/注射器冲洗: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柔冲洗牙窝,清除深层残渣(避免用力漱口破坏血凝块)。
- 氯己定含漱液:每日2-3次含漱,抑制细菌且不刺激创面。
- 牙科探针清创:若可见明显腐坏物,可由医生用专业工具清理,不可自行掏挖。
-
危险信号识别
若腐臭味持续超过1周,并出现放射状剧痛、牙龈灰白或发热,可能发展为干槽症,需立即就医进行创面清创和药物填塞。
拔牙后保持口腔卫生需“轻柔清洁+抗菌防护”双管齐下,多数异味1周内会随愈合消失。避免吸烟、用吸管等负压动作,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