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段的高发原因不同:儿童多与全身性疾病或遗传因素相关,青壮年常见于侵袭性牙周炎或口腔护理不当,中老年人则主要因慢性牙周炎或生理退化导致。
-
儿童及青少年
少数患儿因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牙周问题,可能在乳牙期(5岁左右)或青春期(11-13岁)出现牙龈萎缩,表现为牙齿松动或早脱,需及时排查系统性疾病。 -
20-30岁青壮年
此阶段高发侵袭性牙周炎,尤其是广泛型(30岁以下常见),牙龈萎缩进展快且范围广;错误刷牙方式(如横向用力)、长期口腔清洁不足也会导致年轻人群牙龈早衰。 -
35岁后中老年群体
慢性牙周炎成为主因,35-44岁人群超80%存在牙龈萎缩风险;50岁后叠加生理性退化,牙槽骨吸收加速,萎缩程度加重,表现为牙齿敏感、根面暴露。
预防关键:无论年龄,定期口腔检查、正确刷牙(巴氏法)、控制牙菌斑是延缓萎缩的核心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