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根据2023年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政策调整,职工医保单位缴纳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是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
-
单位缴费去向变化
改革前,单位缴纳的医保费用中约30%划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改革后,单位缴费 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个人账户仅保留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的资金。
-
个人账户调整
个人账户由原个人缴费8000亿+30%单位缴费调整为仅含个人缴费部分,但总保障水平保持不变。改革后,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用于门诊共济保障,增强门诊医疗费用的统筹能力。
二、改革意义与影响
-
社会公平与基金可持续性
通过将单位缴费纳入统筹基金,可以扩大医保基金的使用范围,提升整体保障能力,同时避免个人账户因单位缴费减少而降低保障水平。
-
门诊共济保障强化
改革后,个人账户资金将更多用于支付门诊费用,缓解职工“小病难治”的问题,提升医保的门诊保障效能。
三、对职工的保障承诺
-
历史结余保留 :改革前的个人账户结余(含单位缴费部分)将全部转移至改革后个人账户,可继续用于医疗费用支出。
-
退休人员待遇不变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仍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保障水平与基本养老金挂钩。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改革实施时间 :该政策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统一实施,部分地区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细则。
-
待遇对比 :虽然个人账户金额减少,但门诊共济保障的覆盖范围扩大,长期来看职工整体医疗保障水平有所提升。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官方文件及权威解读,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