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对医保飞行检查需构建“制度+技术+文化”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核心在于强化日常合规管理、动态风险监控和全员责任意识,重点防范重复收费、虚构服务等典型违规行为。
一、完善制度与组织架构
- 制定全流程操作手册:覆盖挂号、诊疗、收费等环节,明确各岗位责任,细化到科室和个人,确保医保基金使用有章可循。
- 建立三级管理网络:由院领导牵头,组建医保管理委员会、专职部门和临床科室团队,形成“决策-执行-监督”闭环。
- 专项排查高风险领域:针对肿瘤、麻醉、骨科等飞检重点科室,对照典型问题清单逐项核查诊疗记录和财务数据。
二、技术赋能与数据治理
- 部署智能风控系统:利用AI实时监测费用异常(如单日费用突增、超目录用药),自动拦截违规操作并生成预警。
- 整合信息系统:打通HIS、财务和医保结算系统,确保诊疗记录、收费项目与病历数据一致,避免“数据孤岛”导致核查漏洞。
- 药品耗材追溯管理:严格执行药品追溯码全场景应用,防范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等行为。
三、强化培训与文化塑造
- 分层培训重点岗位:对临床医生、收费人员等定期开展政策培训,结合违规案例解析,提升合规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 建立自查整改机制:定期开展内部飞检模拟,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形成“检查-反馈-优化”良性循环。
- 倡导合理诊疗文化:引导医生优先选择医保目录内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从源头减少过度检查、分解住院等风险。
总结:医院需将合规要求融入日常运营,通过制度刚性约束、技术动态监控和全员参与,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最终保障医保基金安全与患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