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治疗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选择个性化方案,关键治疗手段包括药物调整、起搏器植入及中医调理。 严重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或伴随晕厥者需立即就医,权威专家推荐结合器械治疗与药物管理,而轻度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改善。
-
药物调整与病因治疗
部分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发心动过缓,需在专家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方案。继发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例如,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可显著改善相关心动过缓。 -
心脏起搏器植入
对于病窦综合征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起搏器是首选方案。国内权威专家如阜外医院华伟主任擅长希氏束起搏及无导线起搏器技术,手术创伤小且并发症率低。术后需定期随访,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中西医结合调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郝锦红副主任等专家提倡中药联合西医治疗,如参松养心胶囊可改善轻度心动过缓症状。中医辨证施治针对气血两虚或心阳不振型患者,配合针灸疗效更佳。 -
生活方式与监测
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使用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变化。若出现头晕、乏力等预警症状,应及时复查动态心电图。
提示:选择专家时需关注其临床经验与专业背景,优先选择具备心脏电生理专长的主任医师,如北京安贞医院任学军等。治疗方案应基于全面评估,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