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保门统(门诊统筹)是指将参保人员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由医保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分担医疗费用的制度。关键亮点包括:年度限额1.5万元、社区医院报销比例最高达90%、退休人员享受更高待遇,且需通过社区首诊转诊至三级医院(急诊、专科医院除外)。
-
费用分担机制
门统费用按自然年度累计,起付标准以下由个人支付,超出部分按比例报销。例如:在职职工在社区医院就诊,1000元以下报销50%,5000元以上报销85%;退休人员报销比例更高,社区医院可达90%。 -
转诊规则与例外情况
参保人需先在社区医院首诊,转诊后方可在非社区医院享受门统待遇(有效期1个月)。例外情况包括:急诊抢救、专科医院就诊(如肿瘤医院)、疫情期间临时政策等。 -
特殊群体倾斜政策
退休人员、建国前老工人等群体享受更高报销比例和更低起付标准。例如:建国前老工人在社区医院报销100%,无起付线;70岁以上退休人员5000元以上费用报销90%。 -
门慢、门特与门统衔接
门诊慢性病(门慢)限额用完后自动转入门统结算;门诊特定项目(门特)如恶性肿瘤治疗,需重新办理转诊手续方可享受门统待遇。 -
药店购药与电子处方
门统不支持药店直接购药,但可通过医保医师开具电子处方,在2059家定点药店购药,享受与医院同等的报销待遇。
提示:门统政策可能随年度调整,建议通过“南京医保”微信公众号查询实时待遇标准或办理转诊手续。合理利用社区医院首诊和转诊规则,可最大化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