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无法彻底“取消”,但可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临床缓解或长期稳定。关键措施包括:规范用药、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及个性化治疗。
-
规范用药是核心
严格遵循医嘱服药,不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例如,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维持血压稳定,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 -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
调整饮食结构(如低盐、低糖)、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戒烟限酒。以糖尿病为例,合理饮食结合运动可显著降低血糖波动。 -
定期监测与复诊
通过血糖仪、血压计等工具居家监测数据,每3-6个月复查关键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个性化治疗与多学科协作
根据病程阶段和并发症情况,联合营养师、康复师等制定综合方案。例如,冠心病患者需结合药物、心脏康复和心理咨询。
慢性病管理是长期过程,需患者、家属及医疗团队共同参与。即使症状缓解,仍需持续关注指标变化,避免因忽视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