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老人咳嗽需根据病因和症状个体化用药,关键原则是“先祛痰后止咳”和“避免滥用抗生素”。 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多,咳嗽可能由感冒、过敏、慢性病或感染引起,最佳药物选择需结合痰液情况、咳嗽类型及医生指导,常见有效药物包括祛痰药(氨溴索)、止咳药(右美沙芬)和中成药(川贝枇杷膏),但需警惕含可待因或阿片类成分的镇咳药风险。
- 无痰干咳:可短期使用中枢性止咳药如右美沙芬,但痰多时禁用,否则易导致痰液滞留加重感染。若夜间咳嗽影响睡眠,可选用兼有镇静作用的复方甘草合剂(需遵医嘱)。
- 痰多黏稠:优先选用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稀释痰液促进排出。中成药如急支糖浆对风热咳嗽痰黄者效果较好,而通宣理肺丸适用于风寒咳嗽。
- 合并气喘或慢性病:需联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或抗过敏药(氯雷他定),哮喘患者可吸入布地奈德。心衰引起的咳嗽需针对原发病治疗,禁用强力镇咳药。
- 细菌感染指征(如黄痰、发热):方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避免自行滥用。
提示:老人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警惕药物相互作用。若咳嗽超2周不缓解、伴胸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排查肺炎、肺癌等重症。日常多饮水、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辛辣甜腻食物刺激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