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无根治风湿/类风湿的特效药,但通过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关节损伤。常用药物分为四类:快速止痛的消炎药(如布洛芬)、延缓病情的基础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短期控炎的激素(如泼尼松),以及精准靶向的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中西医结合(如雷公藤、白芍总苷)也可作为辅助选择。
-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能快速缓解关节肿痛,但仅对症不治本,长期使用需警惕消化道和肝肾副作用。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是核心药物,需持续服用3-6个月起效,可阻止关节破坏。羟氯喹适合轻症或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
-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用于急性发作期,需严格控量(一般≤10mg/天)和疗程(不超过6个月),避免骨质疏松等风险。
- 生物制剂:阿达木单抗、托珠单抗等靶向抑制炎症因子,适合难治性病例,但价格较高且需筛查结核、肝炎等感染风险。
- 中成药与植物药: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能调节免疫,需注意生殖毒性;外用膏药如通络祛痛膏可辅助缓解疼痛。
提示:风湿病需个体化治疗,确诊后应尽早规范用药并定期评估疗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尤其激素和生物制剂需严格遵医嘱。生活方式上注意保暖、戒烟控体重,配合适度运动可提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