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心室异常冲动,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药物种类与作用机制
- 利多卡因:作为钠通道阻滞剂,可抑制心室肌细胞的异常电活动,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 普罗帕酮:属于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阻断钠通道,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有效控制心律失常。
- 维拉帕米: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适用于部分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适用人群
- 年龄:适用于婴幼儿至青少年各年龄段的小儿。
- 病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首选药物治疗,但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手段。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 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等,严重者可能出现QT间期延长。
- 注意事项:用药前需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严重心律失常。
总结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如病情复杂或药物治疗无效,建议及时寻求其他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