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土传病害
青枯病属于 细菌性土传病害 ,具有以下特征:
-
病原与传播途径
由青枯假单胞杆状细菌(Pseudomonas oryzae)引起,病菌通过土壤、种子、未腐熟有机肥、水流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传播。
-
发病环境与时间
常见于高温高湿环境,如夏季和雨季,土壤过黏偏酸性、重茬种植地等更易发病。
-
症状表现
-
潜伏感染 :初期无明显症状,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伤口侵入植株。
-
急性发病 :地上部分突然失绿枯萎,阴天和早晚略有恢复,但随后迅速恶化。
-
病理特征 :维管束褐变坏死,根系中央可能形成褐色斑点并分泌乳白色液体。
-
-
防治难度
由于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2-3年),且易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防治需结合土壤管理、轮作休耕和生物防治。
与真菌性病害(如枯萎病)相比,青枯病发病更快、传播更广,且对环境条件敏感,是茄科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