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方案以控制炎症、保护肾功能为核心,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严重病例需结合生物制剂或血浆置换,个体化调整是关键。
- 糖皮质激素是基础治疗,通过大剂量冲击(如甲强龙)快速抑制急性炎症,后续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 免疫抑制剂中,环磷酰胺适用于重症,霉酚酸酯因安全性更高成为一线选择;他克莫司或环孢素可用于激素抵抗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 生物制剂如贝利尤单抗靶向B细胞,减少抗体产生,尤其适合传统治疗无效者;利妥昔单抗可用于难治性病例,但感染风险需警惕。
- 支持治疗包括降压(ACEI/ARB类药物降尿蛋白)、抗凝(预防血栓)及营养管理,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 终末期患者需透析或肾移植,移植后仍需免疫抑制治疗以防复发,术前需确保狼疮活动性控制稳定。
早期干预和定期随访(尿常规、肾功能、抗体检测)可显著改善预后,患者应避免日晒、感染等诱因,治疗需风湿科与肾内科协作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