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易受多种病害影响,以下是常见病害的总结及防治要点:
一、主要病害类型
-
纹枯病
-
症状 :茎秆基部出现黄褐色斑状,后期形成水渍状轮纹斑,严重时蔓延至叶片和叶鞘。
-
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秸秆还田,合理密植,排水防涝,发病初期喷施井岗霉素等药剂。
-
-
锈病
-
症状 :叶片、茎秆、叶鞘和穗部出现褐色或黄色孢子堆,后期变为黑色,传播速度快。
-
防治 :轮作,减少氮肥用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喷施粉锈宁等药剂。
-
-
白粉病
-
症状 :叶片、茎秆和穗部被白色霉层覆盖,后期形成黑色小颗粒,影响光合作用。
-
防治 :合理密植,控制氮肥,发病初期喷施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
-
赤霉病
-
症状 :穗部出现粉红色霉层,导致籽粒腐烂,形成“烂麦头”,危害严重。
-
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残体,控制湿度,齐穗期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
二、其他常见病害
-
叶枯病 :叶片和叶鞘出现淡绿色至黄色纺锤形病斑,后期形成不规则大斑块。
-
黑穗病 :穗部形成黑色孢子堆,破坏授粉受精,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
根腐病 :根部腐烂,植株倒伏,需结合灌根药剂(如禾果利)和改善排水条件。
三、综合防治建议
-
品种选择 :种植抗病品种,如抗纹枯病、抗锈病的品种。
-
土壤管理 :秸秆还田减少病原菌越冬,轮作避免连作障碍。
-
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用量,及时排水防涝。
-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针对性药剂,如井岗霉素、粉锈宁等。
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小麦病害,保障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