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医保的报销范围分为政策内费用和政策外费用,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属于医保目录范围及报销规则。政策内费用指医保目录内需个人支付的部分,起付线1万元后报销95%;政策外费用则是目录外全额自费部分,阶梯式报销(1.2万-10万报50%,超10万报70%)。两类费用叠加保障,最高可减轻患者38.7%的医疗负担。
-
政策内费用划分依据
- 仅限医保“三大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内的费用,经基本医保报销后的剩余部分。例如乙类药品自付5%或超限价耗材的差额。
- 报销时需累计超过1万元起付线,且普通门诊不纳入范围。
-
政策外费用涵盖内容
- 包括目录外药品(如进口抗癌药)、非必需诊疗项目(如整容)、超标准服务设施(如VIP病房)等。
- 分段报销设计侧重高额费用,1.2万元以下不报,1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比例提升至70%。
-
实际报销案例对比
- 政策内:某患者医保报销后剩余1.5万元目录内费用,惠医保报销(1.5万-1万)×95%=4750元。
- 政策外:目录外费用15万元,报销计算为(10万-1.2万)×50%+(15万-10万)×70%=8.8万元。
提示:异地就医需办理转院或备案,否则可能影响报销。合理利用两类费用的互补性,能显著降低大病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