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长期未控制导致的肾脏损害,早期识别五大表现可有效延缓病情:包括血压持续升高、尿量异常(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水肿(眼睑/下肢明显)及贫血乏力。
-
血压持续失控
患者血压难以通过常规药物稳定,尤其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明显,提示肾脏调节功能受损。长期高压状态会加速肾小球硬化,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排尿习惯改变
夜尿频繁是典型早期信号,伴随尿量减少或泡沫尿(蛋白尿)。晚期可能出现无尿,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及滤过率降低。 -
水肿与液体潴留
晨起眼睑或面部浮肿,逐渐发展至下肢按压凹陷。因肾脏排水能力减弱,钠离子滞留引发全身性水肿,需警惕心肾联合病变。 -
尿液异常
蛋白尿(尿液久置泡沫不散)和镜下血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部分患者可见肉眼血尿,需与泌尿系统感染区分。 -
贫血与全身症状
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气短。伴随钙磷代谢紊乱可能引发骨痛、口臭(氨代谢障碍)。
高血压患者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应尽快检查肾功能(如尿常规、血肌酐),早期干预可避免进展至尿毒症。控制血压、低盐饮食及定期监测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