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病理检查的核心流程包括穿刺活检、标本处理、显微镜观察和病理报告出具,关键是通过细胞学或组织学分析明确结节性质(良性/恶性)。
穿刺活检通常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使用细针(FNA)或粗针(CNB)抽取结节细胞或组织,确保取材精准且减少损伤。细针适用于较小结节,粗针则能获取更多组织信息,尤其对疑似恶性病例更可靠。
标本处理环节需严格规范:细胞学涂片立即固定以防变质,组织样本则用福尔马林浸泡保存。实验室通过离心、染色等步骤制备玻片,确保细胞结构清晰可见,为后续诊断奠定基础。
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排列及核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如检测BRAF、RET等基因)辅助判断。良性结节细胞均匀,恶性则可能出现异型性、核分裂等典型癌变迹象。
最终病理报告需明确结节性质、分型及恶性风险分级(如Bethesda系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若结果不确定,可能建议重复活检或分子检测进一步鉴别。
甲状腺结节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流程的规范性与技术精准度直接影响结果可靠性。患者应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确保从取样到分析的每一步均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