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风温骨病被称为“真布”病(即痹症)或“黄水病”,是藏医学对关节疼痛、肿胀及僵硬等风湿性疾病的统称。高寒环境、肝肾亏虚及黄水失衡是其主要病因,藏医通过药浴、火灸及藏药组合等独特疗法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
藏医命名与分类
- “真布”病:强调关节痹症特征,表现为活动受限与疼痛。
- “黄水病”:认为体内黄水(体液代谢产物)淤积引发炎症,需“干黄水”调理。
-
核心病因
- 环境因素:高寒潮湿加速风寒湿邪入侵,阻塞经络。
- 代谢失衡:藏医视黄水淤积为关键,现代医学则关注退行性病变与免疫功能紊乱。
-
典型症状
- 关节疼痛、晨僵及肿胀,寒冷季节加重。
- 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或肌肉萎缩。
-
藏医特色疗法
- 药物:如二十五味驴血丸(祛风止痛)、青鹏软膏(外用消肿)。
- 外治:药浴排寒湿、火灸温通经络,结合饮食忌生冷。
提示:夏季是藏医“冬病夏治”黄金期,通过药浴等疗法可预防冬季复发。综合藏医与现代治疗能更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