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医保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追责及信用惩戒等严重后果。根据涉案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可能被处以罚款、追回医保基金、吊销资质,甚至判处有期徒刑。以下是具体法律责任分析:
-
行政处罚
• 追回全部骗保金额,并处2-5倍罚款
• 定点医药机构可能被解除服务协议,相关责任人暂停医保结算资格1-5年
• 对单位最高处5万元罚款,对个人最高处2万元罚款 -
刑事追责
•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即构成犯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涉案金额较大(3千-10万):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金额巨大(10万-50万):3-10年有期徒刑
• 金额特别巨大(50万以上):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
联合惩戒措施
• 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
• 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高消费行为
• 影响个人贷款、就业等社会活动 -
特殊主体加重处罚
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机构骗保的,除罚款外还可能吊销执业许可证;医务人员涉案将吊销执业证书。
医保基金是群众的"救命钱",任何骗保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建议通过正规渠道使用医保,发现骗保行为可向当地医保部门举报。国家医保局已建立"飞行检查"等常态化监管机制,2024年专项治理追回资金超234亿元,彰显打击骗保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