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入职体检报告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项目,具体可能因企业需求调整:
一、基础身体指标
-
一般情况
-
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等基本生理指标。
-
BMI(体重指数)计算,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
-
-
外科检查
- 皮肤、淋巴结、甲状腺、脊柱、四肢活动度及外生殖器健康评估。
-
内科检查
- 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系统检查等,评估心、肝、肾等器官功能。
二、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筛查贫血、感染等血液疾病。
-
包含18项细分指标,如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压积(PCT)等。
-
-
尿常规
- 分析蛋白质、糖分、细胞等,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糖尿病。
-
肝功能与肾功能
- 谷丙转氨酶(ALT)、胆红素、尿酸等指标,评估肝脏和肾脏健康。
-
血糖与血脂
- 血糖水平检测,筛查糖尿病;血脂四项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三、影像学检查
-
心电图(ECG)
- 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
胸部X光片(胸透)
- 检测肺部结构,筛查肺结核、肺炎等疾病。
四、其他专项检查(根据岗位需求)
-
女性专项 :妇科检查、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
男性专项 :前列腺检查。
-
特殊行业 :食品加工类需加查大便常规、寄生虫检测;医药行业需加查药物过敏史、传染病筛查(如乙肝、梅毒、艾滋病)。
注意事项
-
孕妇及备孕人员 :禁忌进行胸透或CT检查,需提前告知医生。
-
体检结果判定 :部分指标异常(如ALT>2倍、血压≥140/90mmHg)可能直接判定为体检不合格。
-
隐私保护 :体检报告属于个人隐私,企业需依法合规使用。
以上项目构成入职体检的常规框架,具体内容需以用人单位发布的体检方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