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痊愈后遗留的顽固性神经损伤疼痛,表现为皮肤愈合区域持续灼烧、刺痛或电击样疼痛,由病毒破坏神经纤维导致。其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核心特征分点解析:
- 病因明确: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后,沿神经节扩散引发炎症,导致神经鞘膜损伤,异常放电引发疼痛。
- 典型症状:疼痛区域与疱疹原发皮损一致,常见于胸背部、头面部,伴随痛觉过敏(轻触即剧痛)或感觉麻木。
- 病程差异:约10%-30%患者发展为慢性疼痛,高龄、疱疹急性期剧痛、免疫力低下者风险更高。
应对要点:
- 早期干预:疱疹发作72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神经损伤概率。
- 阶梯治疗:首选普瑞巴林等神经病理性止痛药,严重病例需神经阻滞或脊髓电刺激。
- 日常防护:避免摩擦患处,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通过冥想等缓解焦虑情绪。
该病需长期规范管理,及时就医可显著改善预后。若疼痛超过1个月未缓解,建议至疼痛专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