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验光单上的“OD”是拉丁语“Oculus Dexter”的缩写,代表右眼,用于区分双眼的验光数据。 它与“OS”(左眼)、“OU”(双眼)共同构成验光单的基础标识,帮助医生或验光师精准记录每只眼的屈光度、散光等参数,确保矫正方案个性化。例如,若验光单显示“OD: -2.00DS”,则表明右眼需200度近视矫正。
验光单中的“OD”是眼科通用术语,源自拉丁文,全球范围内标准化使用。其核心作用在于避免混淆左右眼数据,尤其在双眼度数差异大(如屈光参差)时尤为重要。例如,右眼近视、左眼远视的患者需依赖“OD”和“OS”明确标注才能正确配镜。
除“OD”外,验光单还包含其他关键参数:
- 球镜度数(DS):以“+”或“-”表示远视或近视,如“-1.50DS”即近视150度。
- 柱镜度数(DC):散光矫正值,通常为负数,如“-0.75DC”代表散光75度。
- 轴向(AXIS):散光方向,范围0°~180°,如“AXIS 90”指垂直方向散光。
对于初次接触验光单的人群,建议直接咨询专业人员解读数据,避免误读。例如,混淆“OD”与“OS”可能导致镜片左右配反,影响矫正效果甚至引发头晕等不适。
定期验光并保存历史单据有助于追踪视力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或近视进展较快者。若发现“OD”或“OS”度数显著增加,需及时调整镜片并排查用眼习惯问题。
理解验光单是科学护眼的第一步,但具体矫正方案仍需结合专业验光师的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