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水土保持方案的标准主要依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及其附录B编制,具体要求如下:
一、编制范围与分类
- 编制范围
适用于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包括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易损区域。
- 分类标准
根据项目规模分为两类:
-
报告书 :征占地面积≥5公顷或挖填土石方≥5万立方米;
-
报告表 :征占地面积0.5-5公顷或挖填土石方1000-5万立方米;
-
免予编制 :征占地面积<0.5公顷且挖填土石方<1000立方米。
二、核心内容要求
- 目标与原则
-
保护土壤资源,减少侵蚀,提升土壤质量;
-
预防水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保障生态安全。2. 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措施
包括工程措施(如梯田、挡土墙)、生物措施(如植被恢复)、监测与评估等。
-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需明确水土保持措施的投资预算及预期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三、编制规范
- 格式要求
遵循水利部统一格式,包含项目概况、水土流失现状调查、防治目标与措施、投资估算等章节。
- 技术标准
依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附录B执行,确保措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四、审批与监督
-
编制完成后需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
建立监测机制,定期评估方案执行效果,及时调整防治措施。
以上标准综合了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及地方性规范,确保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