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回填材料规范要求主要涉及材料选择、物理特性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材料选择要求
-
土料类型
-
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粗粒土,因其具有高摩擦力、低压缩性,能承受较大荷载。
-
粘性土需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附近,避免含水量过高导致弹簧土或含水量过低粘结力不足。
-
-
禁止使用材料
-
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质含量>5%的土、含生活垃圾的土等均严禁使用。
-
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需经处理达标后方可使用。
-
-
特殊土质处理
-
液限>50%、塑性指数>26的细粒土,需经技术处理(如砂化)满足设计要求。
-
粉煤灰等工业废渣需检测有害物质含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
二、物理特性指标
-
含水量控制
- 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理想状态,含水量过高需翻松或洒水湿润,过低需预湿。
-
颗粒级配
- 碎石类土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以保证嵌挤密实效果。
三、施工工艺要求
-
分层压实
- 分层铺摊,每层厚度根据土质和压实设备确定,通常不超过300mm,每层至少夯打3遍(一夯压半夯)。
-
含水率调整
- 压实前对碎石类土洒水湿透,提高压实效率。
-
管线保护
- 回填时注意保护地下管线,管道两侧同步填土夯实,避免位移或损坏。
-
排水措施
- 基坑底部清理杂物,含水率偏高时采用翻松晾晒或掺干土措施。
四、其他规范要求
-
路基顶面以下0-30cm区域,CBR值不应小于8%;30cm以上区域不应小于5%。
-
高速公路等特殊路段,回弹模量值应≥3MPa。
注 :具体规范需以《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等国家标准为准,特殊地区或复杂地质条件需补充专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