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堆放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个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堆放区域要求
-
避开敏感区域
堆土应避开房屋、围墙、地下管线(如燃气管道、电力线路)、变电站等建(构)筑物及设施,必要时需进行专项验算确认安全。
-
保持排水畅通
建筑物周围6米内不得堆放阻碍排水的物品,临时堆土区需设置排水沟和沉沙池,防止雨水积聚引发滑坡或坍塌。
-
存土场管理
存土场应硬化处理,堆土高度不得超过地下管线或构筑物承载能力,设置护栏并悬挂安全标志,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
二、堆放高度与坡度限制
-
高度限制
-
一般项目:临时堆土高度不得超过2米,存土场总高度不超过3米。
-
特殊场景:靠近建筑物时不得超过1.5米,基坑边坡需根据设计要求控制。
-
-
坡度要求
堆土斜度应控制在10-45°之间,采用挖机拍实坡面,确保稳定性。
三、安全防护措施
-
临时覆盖
堆土超过半年需覆盖篷布或彩条编织布,防止扬尘和水土流失;不满半年需设置沉沙池并绿化坡面。
-
警示标识
堆放区域需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限重牌,电力设施下方及危险区域需加设防护栏。
-
每日检查
每日或雨后检查土壁及支撑结构稳定性,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四、运输与作业规范
-
运输路线规划
土方运输需避开交通繁忙路段,穿越桥涵、管道时需确认净空要求,设置专人指挥。
-
设备操作规范
挖掘机作业时需保持坡度稳定,避免超载,运输车辆需定期维护。
五、其他注意事项
-
临时排水与绿化 :存土场超过半年需修建排水沟并绿化坡面,减少扬尘。
-
材料分类存放 :不同规格砂石料需分区存放,未经检验的需暂存待检区。
以上规范需结合具体工程类型和设计要求执行,未达到规范可能引发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