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潴留是指因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无法有效排出,在血液中异常积累的病理状态,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 核心危害包括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多系统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通过氧疗、机械通气等手段及时干预。
-
发生机制
正常呼吸时,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反向排出。当肺通气能力下降(如慢阻肺气道阻塞)或弥散功能障碍时,二氧化碳因排出效率降低而潴留。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缺氧,随着病情进展,呼气量不足导致二氧化碳堆积,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
典型表现
- 神经系统:早期兴奋(头痛、烦躁、失眠),后期抑制(嗜睡、昏迷,即“肺性脑病”)。
- 呼吸系统:浅快呼吸转为浅慢呼吸,伴辅助呼吸肌参与(点头状呼吸)。
- 循环系统:皮肤潮红、多汗,严重时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 其他系统: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及电解质紊乱。
-
常见诱因
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等肺部病变是主因;神经肌肉疾病(如肌无力)、胸廓畸形或药物抑制呼吸中枢也可能导致。 -
治疗与护理
- 紧急处理:低浓度氧疗(避免高浓度抑制呼吸)、无创/有创通气支持。
- 长期管理: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腹式呼吸)、营养支持(高蛋白低碳水饮食)。
- 日常预防:戒烟、避免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肺功能。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意识变化,尤其有慢阻肺病史者,应立即就医排查CO2潴留,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