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啰音并非一种特定疾病,而是听诊呼吸音时,在正常呼吸音基础上出现的附加呼吸杂音,它常提示肺部存在病变。其产生机制复杂,可由多种疾病引发,一般分为干性啰音和湿性啰音。
- 干性啰音:通常因气管、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形成湍流所致。引发原因众多,呼吸道炎症致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黏稠,或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都可能导致这一情况。像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患者气管管径改变,气体进出受阻,便容易产生高调干啰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哮鸣音。腔内肿瘤、异物阻塞气道,同样会引发干性啰音,例如支气管内膜结核或肿瘤,就可能造成局限性干啰音。从分布范围来看,双侧肺部出现干啰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心源性肺水肿等;而局限性干啰音,则多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或肿瘤等情况。
- 湿性啰音:是呼吸时气流通过含有稀薄分泌物的气管或支气管,使分泌物形成水泡并迅速爆破而产生的声音。这类啰音可弥漫于全肺,也可局限于某一部位,吸气与呼气时均可听到,但深吸气时往往更为明显。在临床中,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淤血、肺水肿及支气管扩张等疾病,都有可能引发湿性啰音。举例来说,大水泡音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肺水肿及昏迷患者;中、小水泡音则多见于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病症。湿性啰音的听诊特点较为鲜明,呈间断性、短暂,位置相对固定,一般在吸气末更为显著,咳嗽后症状通常会减轻或消失。
肺部啰音是多种肺部疾病可能出现的体征,并非疾病的直接诊断。若发现肺部有啰音,应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通过胸部 X 线、CT、支气管镜等手段,结合症状、病史等,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