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呈迟缓性麻痹通常由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病变或肌肉疾病引起,表现为肌肉张力降低、反射减弱及自主运动障碍。以下是常见病因和特点:
-
周围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如产伤或外伤)会导致特定肌群麻痹,伴随感觉异常;尺神经、桡神经受压(如“周末麻痹”)可引起手腕或手指无力,常与重复动作或姿势不当有关。 -
脊髓病变
急性脊髓炎或脊髓空洞症可能突发上肢迟缓性麻痹,早期伴尿便功能障碍;小儿脊髓灰质炎(已罕见)典型表现为单侧肢体不对称麻痹,无感觉障碍。 -
肌肉源性病变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如面肩肱型)表现为渐进性肌肉萎缩,肩胛带肌最早受累;多发性肌炎则伴随肌痛和血清肌酶升高。 -
其他原因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常从下肢向上肢发展,伴腱反射消失;肉毒中毒或低钾血症也可能导致急性弛缓性麻痹,需排查中毒史或电解质紊乱。
早期明确病因对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上肢无力且休息无缓解,建议尽早就医评估神经传导或影像学检查,避免延误治疗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