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导致心房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收缩,代之以快速而不规则的颤动。
病因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 冠心病:已成为房颤的首要原因。
- 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均可发生房颤。
- 高血压病:与高血压所致的心肌肥厚、缺血及纤维化有关。
- 缩窄性心包炎:高龄患者房颤发生率可达70%。
- 肺心病:与肺内反复感染、长期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时易发生房颤。
- 预激综合征:主要并发症之一。
-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中房颤发生率为15%~20%。
临床表现
-
症状:
- 心悸:最常见的症状,感觉心脏跳动异常。
- 胸闷:胸部发闷、压抑,活动后明显。
- 头晕:头部昏沉、眩晕,站立不稳。
- 乏力:身体虚弱,活动耐力下降。
- 心力衰竭表现:严重时可出现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
-
体征:
- 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
- 栓塞征:可能发生脑、肺及四肢血管栓塞。
检查
- 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不一的f波,频率350~600次/分钟,QRS波不规则。
- 血液检查:评估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和心电图表现进行诊断。
治疗
-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
- 药物治疗:包括药物复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治疗。
- 射频消融治疗:适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有明显症状的患者。
- 外科治疗:如“迷宫术”,通过一系列切口打断折返环。
- 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
预后
预后取决于房颤的持续时间、心率快慢及心脏基础状况。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诱发因素,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
心房纤颤是一种复杂的心律失常,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