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眩晕最常见的原因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其次是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和脑供血不足。 这些疾病通常与内耳平衡器官退化、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系统功能下降有关,及时识别病因对治疗至关重要。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由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表现为头部转动时突发短暂眩晕(如起床、翻身时),常伴恶心但无耳鸣。通过Epley耳石复位术可快速缓解。 -
前庭神经炎
病毒感染导致前庭神经功能障碍,突发持续数天的剧烈眩晕伴平衡失调,但听力正常。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激素治疗可加速恢复。 -
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引发反复发作的眩晕,每次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伴随耳鸣、耳闷及波动性听力下降。低盐饮食和利尿剂是常用控制手段。 -
脑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短暂性脑缺血,表现为头晕伴视物模糊、肢体无力。需排查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病,严重时需抗凝治疗。
老年人出现眩晕应优先排查BPPV等外周性病因,但若伴随头痛、言语障碍等症状,需警惕脑卒中等中枢性疾病,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日常注意避免突然转头,适度锻炼可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