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硬化需要治疗,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采取不同措施。早期发现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避免肾功能损害和心血管并发症。关键点包括: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药物或手术治疗。
-
病情评估决定治疗方案
轻度肾动脉硬化若无明显症状,可能仅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若出现高血压难以控制、肾功能下降(如肌酐升高)或肾脏缩小,则需积极治疗。超声、CT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帮助评估血管狭窄程度。 -
降压治疗是核心
肾动脉硬化常伴随高血压,首选ACEI(如依那普利)或ARB(如氯沙坦)类药物,既能降压又可保护肾功能。但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者需谨慎使用,避免肾功能恶化。血压目标通常控制在<130/80 mmHg。 -
生活方式调整必不可少
-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5克)减轻肾脏负担。
- 戒烟并控制血脂(LDL-C建议<1.8 mmol/L),减少血管进一步损伤。
- 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150分钟,改善血管弹性。
-
手术干预的适用情况
若肾动脉狭窄>70%且伴随药物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或肾功能持续恶化,可考虑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或搭桥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防止再狭窄。
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及血管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即使无症状,每年至少一次体检能早期发现异常。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需更严格管理基础疾病,以降低肾动脉硬化加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