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气道阻塞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和肺部广泛性病变(如肺炎、肺水肿),这两类疾病占临床病例的绝大多数,且常伴随典型的“三凹征”或呼气延长等特征性表现。
-
气道阻塞性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小气道慢性炎症导致肺泡弹性减弱,呼气时气流受限,患者表现为呼气费力、喘息。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支气管痉挛收缩,气道狭窄引发高调哮鸣音,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
- 气管异物或肿瘤:上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伴随“三凹征”(锁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凹陷)。
-
肺部实质性病变:
- 肺炎或肺感染:肺泡渗出物增多使换气面积减少,混合性呼吸困难常见,呼吸浅快且伴咳嗽、发热。
- 肺水肿或肺纤维化:肺间质结构破坏导致弥散功能障碍,活动后缺氧加重,需端坐呼吸缓解。
- 肺栓塞或气胸:突发呼吸面积锐减,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伴呼吸急促,属急症范畴。
-
胸膜与胸廓异常:
- 胸腔积液或胸膜炎:胸腔压力增高限制肺扩张,呼吸浅表且患侧叩诊浊音。
- 严重胸廓畸形:如脊柱侧弯,长期可导致肺活量下降,活动耐力显著降低。
提示:若呼吸困难持续或加重,尤其伴随发绀、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戒烟、避免粉尘暴露及规范治疗基础疾病(如哮喘吸入剂使用)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