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疗改革的主要政策包括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及加强医保基金监管。这些政策旨在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并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一、扩大医保覆盖范围
- 常住地参保:放宽户籍限制,让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可在常住地参保。
- 个人账户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共济范围扩展至近亲属,提升家庭医疗保障能力。
- 激励措施:对连续参保的居民医保参保人提高大病保险封顶线,同时建立基金零报销奖励机制,鼓励更多人参保。
二、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 集采范围扩大:2025年计划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和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适时启动新批次药品集采。
- 资金效益提升:通过集中采购,累计节省医保基金约4400亿元,并将80%节省资金用于新药谈判,促进医药创新。
三、完善医保支付机制
- DRG/DIP支付改革:优化疾病分组和权重设置,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 门诊共济保障:实施门诊共济制度,遏制门诊转住院现象,减少医保基金浪费。
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应对老龄化挑战: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老人提供护理保障,缓解家庭护理压力。
- 商业保险协同发展: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五、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 基金管理透明化:严格医保基金全流程管理,防范医保基金赤字风险,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应付尽付。
- 打击违规行为:通过“驾照式”积分制度和飞行检查,加大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和价格的监管力度。
总结
2025年医疗改革通过多措并举,旨在实现医保基金的高效利用、医疗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以及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医保基金压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