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持续性排钠需根据病因针对性处理,关键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抗利尿激素调节)、调整饮食(适量补钠、控制水分摄入)及治疗原发病(如感染、结石或内分泌疾病)。
-
明确病因诊断:通过尿钠检测、血ADH水平测定及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区分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肾脏疾病或药物因素。若血钠低于110mmol/L或出现神经症状需紧急纠正低钠血症。
-
药物治疗:
- SIADH:限制水分摄入并结合利尿剂(如呋塞米),严重时使用高渗盐水缓慢补钠。
- 肾脏疾病:针对肾炎或糖尿病肾病使用激素或降压药,调节电解质平衡。
- 药物因素:调整利尿剂等药物剂量或更换方案。
-
饮食与生活方式:
- 补钠与控水:适量增加盐分摄入,但避免高盐诱发高血压;SIADH患者每日饮水量控制在500-800ml。
- 营养均衡:多摄入含钾食物(如香蕉、深色蔬菜),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戒酒。
-
**原发病管理
- 尿路感染或结石需抗生素或碎石治疗;肿瘤或内分泌疾病(如醛固酮增多症)需手术或靶向药物。
提示:若出现乏力、恶心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长期患者需定期复查血钠及肾功能,避免自行用药或极端饮食调整。